北京白癜风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xwdt/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们,千百年来深受人民喜爱,除去他们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外,也跟他们身上的“气”有关系。
这种存在于伟大文学家身上的“气”,可不是道教中“性命双修”的真气,而是具有人格魅力的气质。
李白的身上,就存在着四股真气。
首先是孩子气。
孩子的特点是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开心时就是开心,难过时就是难过,绝不会故作姿态,掩人耳目,同时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很丰富的,说话喜欢用形象的比喻、夸张的语句。
李白个性潇洒,恣意盎然,就曾作出许多带有“孩子气”的作品。
“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等,语境优美奇幻,充满着孩子式的梦幻和想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等,情感丰沛,直抒胸臆,想笑就笑,充满着孩子式的宣言和呐喊。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也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看点,这是他绝无仅有的王牌,也是大家为其折服之所在,同样的,这其中也有着孩子般的夸张比喻和想象。
李白有游侠气。
从王维、杜甫等人的诗文看,大唐盛世时,年轻人之间盛行游侠之风。
当然,所谓的侠,也不像我们现在看的电视剧里那样,饮血江湖,马上过日子,天天背着剑结仇寻仇。
古代的游侠,更多的是一些喜欢游历大江南北,潇洒作态,路遇不平一声吼的人。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游侠们可以为了义气,挥洒钱财,快意恩仇,他们的心中都充满着一股热烈奔放的豪气。
李白也深受这种时代风气的浸染,他有“十五好剑术”的经历,也有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的自述。
还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等句,都可以看出李白其实是很羡慕侠客的快意恩仇人生的。
李白还有书生气。
李白的身世来历,其实还不是很明了,因为他的身世成谜,在当时甚至不能参加科举。
有学者主张李白是胡人后裔,不过李白所喜爱的,却是华夏文化,是汉文化的大流正统。
李白曾自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叔叔李阳冰也曾说李白“不读非圣贤之书”。
圣贤书读多了,当然会受到影响,所以李白的人生理想是积极入世,希望能有所作为——“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最后是烟霞气。
李白早年推崇的古代圣贤中,有功成身退、归隐田园之人,比如春秋时期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范蠡、秦末辅佐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的张良等人。
李白曾规划出他的人生——“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事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这其中的陶朱留侯便是陶朱公范蠡和张良。
开元二十五年,李白在山东任城期间,经常和山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人,在泰安府徂徕山下的竹溪隐居,他们每天饮酒作乐,举杯邀月,还被世人称之为“竹溪六逸”。
李白天性喜欢山水,并且还迷恋道家修炼飞升那一套,后来甚至正式入了道籍,这样一来,他的诗歌创作中就有了更加浓厚的烟霞之气。
这种山水烟霞气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一首《蜀道难》传遍天下,贺知章读后赞赏不已,直称呼他为“谪仙人”。
以上便是李白的四股真气,正是有了这四股真气的互相交织,才成就了诗仙的美名,像李白这种真性情的性格,已是世间难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