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侠,独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寄托观复文化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个性治疗 http://pf.39.net/bdfyy/zqbdf/140811/4445757.html

#以侠之名

说不清到底何为“侠”,什么都不是侠,又什么都可以是侠,这就是一种独属于东方人的隐晦与暧昧,是肩负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所共有的秘密。

其时朝阳初升,两人迎着日光,控辔徐行。那少女头发上、脸上、手上、衣上都是淡淡的阳光。清军官兵数万对眼光凝望着那少女出神,每个人的心忽然都剧烈跳动起来,不论军官兵士,都沉醉在这绝世丽容的光照之下。两军数万人马箭拔弩张,本来血战一触即发,突然之间,便似中邪昏迷一般,人人都呆住了。只听得当啷一声,一名清兵手中长矛掉在地下,接着,无数长矛都掉下地来,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来。军官们忘了喝止,望着两人的背影渐渐远去。

这是陈家洛初见香香公主时的场景,英雄、美人、朝阳,种种元素的叠合直叫人心醉。金庸不是没有正面描写过香香公主的容貌的,白衣如雪,长发垂肩,虽赤裸双足,但明艳圣洁,仪态不可方物。以至于陈家洛“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一美女可抵十万大军,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也贯彻了人类一直以来最擅长的事,也就是YY(意淫)。

各个版本的香香公主,哪个最美?

由此可见,武侠未必需要真实,这恰恰是人类对力所不能及之事,或者完美精神状态的极致追求。究竟是怎样一种精神状态呢?且听下文道来。

人是一种至为复杂的生物,先人有诸多成语形容人性的复杂,表里不一、一步一鬼,或者是最简单的,生性多疑。恐怕也正是因为人性如此变幻难测,复杂多面,我们总是对纯粹的东西抱持极大的热忱和无限的期待。

我们就像《书剑恩仇录》里的万千士兵,期待那种能让人“当啷一声”的极致之美。饰演香香公主的女演员不少,但没有一个不挨骂。因为香香公主那纯粹的美只能活在想象里。

再比如纯粹的感情。韦小宝和他的七个老婆就是最好的例子,据说很多男性最羡慕的人就是韦小宝(大笑)。享齐人之福,七个老婆还能和睦相处,不争风吃醋,涵盖美女、权贵、侠客,如同教科书一般的感情生活,甜蜜到令人发指……这样的纯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嘛!

各个版本的香香公主,哪个最美?

杨过和小龙女更纯粹,始于古墓,十六年痴痴等待不变心。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女子那么多,陆无双、程英、公孙绿萼,包括郭家两姐妹,谁也不能真正打动过儿的心。一生一世一双人,常人做不到的纯粹,我们便把它投注在武侠上。

各个版本的香香公主,哪个最美?

说到这里,不免想起,总有人批评中国的小说电视剧过于脸谱化,好人从头到尾都是好,坏人则一上场就是一副奸诈阴险的面孔。这倒不假。正面主角忠肝义胆,全程开挂,美女相陪,厄运退散,武功高强,义薄云天,而且大部分还都英俊潇洒。

你就说张无忌好了,连在感情上优柔寡断、抉择不定看起来都显得那么讲义气,担心伤害每个姑娘。说白了,“渣”都“渣”的那么好……你还有什么话说?

周芷若小昭赵敏蛛儿你喜欢谁?周芷若小昭赵敏蛛儿你喜欢谁?

但脸谱化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纯粹的追求,我们自古就相信,非黑即白,大是大非,明辨是非。正是因为人性复杂,捉摸不透,才更显纯粹之可贵,这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朴素的向往吧。现实已经如此凉薄,关于武侠的意淫美好一些有什么错呢?

中国人对纯粹的这份追求,当真是跨越千年流传至今。

且不论武侠小说大师之辈,就连晋江文学城里的新派网络武侠小说都体现了这份追求。年起,有个叫墨香铜臭的网络写手开始连载修仙类武侠小说《魔道祖师》。我要是说它的另一个名字,你恐怕就会双眼放光,精神抖擞了!它就是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陈情令》。

周芷若小昭赵敏蛛儿你喜欢谁?

两个美少年之间那份纯粹的情谊感动了多少观众。蓝忘机不问缘由的信任,一条独木桥走到黑的坚定;魏无羡为心中之大义挽救无辜生命,甘愿被逐出师门,又为同门之谊,甘愿做出几近殒命之牺牲。这般纯粹的感情实为当世罕见,也正因为此,它才显得如此美好。世事浮沉,蝇营狗苟,物欲横流,人心险恶,这样的境况才更显纯粹感情之美好,之珍贵,之难得。

周芷若小昭赵敏蛛儿你喜欢谁?

人们将所有浮世中难以实现的美好情感寄托在武侠上,将人类身体的极限在武侠里打破。盖世神功,秘籍宝典,平庸的命运可以在一次偶然中被彻底改写;江湖奇遇,互诉衷肠,冗杂的生活可以因闯荡而变得丰富多彩。

这就是武侠给予平凡人最大的意义,也是它为何千百年来始终长盛不衰的缘由。

从什么时候起,武侠就成为了一股流行趋势呢?

其实,金庸、古龙、梁羽生都是妥妥的后生。如若认真研究侠文化的发展史,追溯到春秋战国是必然的。法家的韩非子就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可以看出两点,一个是韩非子不喜欢侠;第二,“武侠”二字相伴相生。

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时代,当然不止韩非子一个人评论过“侠”。庄子把剑分为三种,即为天子之剑、诸侯之剑,以及庶人之剑。在这里面,侠属于“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都“蓬头垢面”了,侠属于庶人阶层自然呼之欲出。

周芷若小昭赵敏蛛儿你喜欢谁?

有人说,侠始于墨家,所谓墨侠是也。翻出中学历史书,书上讲,墨家的主张是,兼爱、尚贤、非攻。什么叫兼爱,就是无差别的爱,不得不说,这种思想在今天看起来都非常先锋,令人忍不住拍手叫绝。试问,这是不是正是你脑海中的侠客之道呢?武侠小说里的大侠是不是正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舍己助人的那一群呢?

汉代的司马迁是第一个真正肯定“侠”的人,他甚至为侠立传,写了个《游侠列传》。刘向也高度评价了荆轲刺秦的壮举,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充满着悲壮与勇气的古歌,被原封不动的记载在《战国策》里,一个悲绝孤勇大义凛然的英雄跃然纸上,这就是侠。

李白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而他本人,正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介游侠了。同时期的聂隐娘、红拂女,程咬金双板斧,徐世勣赛诸葛,这些传奇里的大侠无一不英雄气概,荡气回肠。

荆轲刺秦王《英雄》中刻画了一个类似荆轲的刺客

话至此处,我们要提出那个最难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侠”。

忆及学生时代,我有一位颇有趣的西方文学老师。教授来自我国台湾地区,善解繁体字。有一日,他将“侠”字的繁体字书于黑板之上——俠。三“人”和一“大”,他说,由字解意。

侠,人之大者也。

《英雄》中刻画了一个类似荆轲的刺客

什么才是“人之大者”呢?一百个人心中必然有一百个定义。

有人说,是反叛意识。无论是武侠小说里的侠客,还是历史传奇中的人物,鲜少有被当时主流社会和价值观认可的。他们一般是举起大旗的那一方,就比如一百单八将水浒好汉,又比如瓦岗军义士。

有人说,“侠”是笃定的价值观。即便不为反叛,他们的行事也依循内心笃信的理念。可能是“义”,可能是“忠”,可能是仇恨,也可能是儿女情长。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定。

水浒好汉

也有人说,“侠”的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的体现。司马迁就曾下过这样的定义,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大侠必得仗义疏财,济人困厄。

还有人说,“侠”是一种超脱,充分汲取了道家的精髓。游侠在这里最为称道,而游侠的终极模式就是游仙,这大约也是人们称呼李白为“谪仙人”的缘由之一吧。谁人不羡慕无拘无束,自在随性的生活呢?连王维都作诗《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水浒好汉

这或许正是武侠之所以为中国人独有精神寄托之源泉。就像中国画一样,只求神似不求形。说不清到底何为“侠”,什么都不是侠,又什么都可以是侠,这就是一种独属于东方人的隐晦与暧昧,是肩负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所共有的秘密。它跟日本的武士道,欧洲的骑士精神,美国的西部牛仔有共同之处,但又完全不一样。

其实也未必需要搞清楚什么是“侠”,没有人能说明白它的定义,但也没有人不理解它的定义。我们把美好寄托在这份精神之上,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那份属于东方的极致浪漫,就是武侠之道,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侠义精神。

水浒好汉

-the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知中·以侠之名特集

感谢金庸《书剑恩仇录》《鹿鼎记》《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

感谢墨香铜臭《魔道祖师》

感谢所有给予我灵感的作者和文字

撰文:观复泥螺君

监制:观复文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