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这是王维年轻时候的诗,名字叫《少年行四首》。
我们纵观王维的诗作,就会发现很少有这样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的诗句,更多的反而是花鸟虫鱼、景物自然,所以这首诗很少被人了解,只有喜爱王维诗的人,才会知道几分。
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这诗的来历。
起源——长安街头的少年游侠
王维生活在唐玄宗年间,我们知道唐朝是从乱军中杀出来的政权,很是重视武力,而玄宗年间又经历了一次政变,所以游侠之风,一直没有消退,反而越演越烈。
而长安城作为当时的政治中心,自然是备受这一群侠客们的喜爱,可以说是纷纷的涌入长安城,想把自己的能耐在这繁华的都城展示一下。
当时的长安游侠大概分为三类人:长安氏族子弟,地方官员子弟,草根少年。
最后一个倒还好办,前两个属实让人为难
顺便路见不平一声吼,挥手砍翻几个人,为受冤屈的人伸张正义,自然也是小事。
一堆扛着大刀、背着长剑,以及佩戴各色武器的人在一个城市会面,那场景我们可想而知了。
可以说是一言不合那就“来,不服出来比划比划”
所以那一段的长安城不能说是每天都在上演全武行吧,但是绝对是不安分的,战斗可以说是随时可以爆发。
可能喝着茶,吃着酒,就打起来了,瓜子、花生满天飞倒是次要的,劈刀舞剑才是让人头疼的,当时的官府当然也有介入。
然而,这一群侠客们,功夫好,手段高,打不过那就撒丫子跑,反正也没有伤人,最多算是个“寻衅滋事”,过几天风声淡了,继续出来游荡。
尤其是那群世家子弟,官府也要看几分这群人家里长辈的面子,所以很是棘手。
经过——文士集团的少年才子
这时候的长安城除了这一群四处乱窜,想要展现自己能耐的游侠,还有一群人。
这群人就是文士集团,这集团里有一位少年才子,名字叫王维。
我们知道王维的家里可以说是出了很多的高官,在文士集团里也很是有些地位。这游侠满大街乱窜的场景,让家里人头疼,王维当然也是看在眼里的。
然而这一群游侠,义气过人、功夫了得(当然也有不了的),总之,有很多可取之处,总不能派重兵围剿,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那怎么办呢?
写诗!
想到这里,王维连续写了这么几段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这首诗可以说是刚问世,没几天就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这一群游侠里也不缺乏知识水平高的人,当下看了这诗,只觉得浑身血脉翻涌,抑制不住自己心里的激动,然后扯着嗓子给大家翻译了一下。
酒楼垂柳下系马,千杯不醉的豪气,相互会面来一句“久仰久仰”,这可比就是写的咱们吗?多形象,这小王诗人太有才了
前四句很受这群游侠的喜爱,王维的名声在这群侠客中直线上升。于是这时候王维又放出来下四句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刚离开家就进入御林军了,第一站就参加了一场大战,明知边疆辛苦,但就算是战死,也留“侠骨香”。
对对对,就是这意思,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侠客之道。
一众侠客将王维引为知音,每天都在研究怎么能让自己“纵死犹闻侠骨香”
这时候王维又来了几句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前四句,夸赞这一群人的武功好,能耐大。于是这一群游侠一个个开始手痒了
射杀五单于算什么,我要去参军,可比这个厉害
就是,就是,咱们也能建功立业
然后再看最后四句,怎么都觉得那就是自己的写照,云台论战功,配印出皇宫,这可比在街头打抱不平来得帅气多了。
于是,这一群长安街头的游侠,开始呼啦啦的退出去,无非是一件事
走走走,参军去,咱们也赚个将军当当
于是让文士集团头疼,官场闹心,上层官员无可奈何的这一群游侠,就被这几句诗劝退了,还就真有从军之后,大有建树的人。
这也就印证了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一群长安游侠,可以说是真正的领悟到了侠之一字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