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丰县委政法委以建设“平安和谐”新丰为目标,坚持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合理划分网格,优化人员配置,规范管理模式,完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合理划分网格
实现网格化管理全域覆盖
一是科学划分基础网格。坚持“属地管理、无缝衔接、要素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网格设置常规,以城市社区-户、农村社区单个居民(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对应编立一个社区基础网格。目前,全县共划分基础网格个,其中城市社区网格37个,农村社区网格个。二是着力打造全科网格。把社区内的党建和政法综治、消防、公安、交警、市场监管、民政、卫生健康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全面打造“一网统揽”的全科网格,努力推动网格化管理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便民服务等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人在格中管、难在格中解、事在格中办”。
优化人员配置
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扎实推进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和全县实际情况设置专职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专职网格员以专职化、本地化、专业化(一岗多能)和年轻化为方向,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目前有专职网格员13人,均在县智格办工作,统筹协调全县智格工程事项。兼职网格员由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村(社区)“两委”干部兼任,按照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方式协助和配合专职网格员开展日常工作。目前有兼职网格员人。二是全面加强业务培训。结合疫情防控、巩卫创文、社会治理等工作,从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政策宣传、信息采集、事件上报等方面对网格员分层分批进行线上线下培训多场次,全面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网格化管理实效。
规范管理模式
推进网格化管理全网整合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印发《新丰县专职网格管理员管理办法》《网格管理员责任清单》《事项准入制度》等工作制度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流程》,为网格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明确职能职责。网格员综合履行“信息员、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服务员”五大员职能,做好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调查、安全隐患排查、突发事件上报、特殊人群走访服务、矛盾纠纷调解、政策法规宣传、民生服务八大类基本职责。三是推进服务入格。邀请市场监管、住建管理、公安、民政等9个部门业务主办进网格,宣传民生保障政策,及时发现处置各类安全隐患,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努力推动网格化管理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便民服务等有机融合,切实形成了“人在网中管、难在网中解、事在网中办”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四是推进联网应用。县“智格工程”平台整合“雪亮工程”视频平台,与公安天网部分一类点、应急的“鹰眼”、学校和企业的公共摄像头等视频资源有机结合,并逐步将视联网建设到镇、村。截至目前,全县“雪亮+智格”工程个公共摄像头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积极整合各级各类视频资源多个,实现横向全县视频资源汇集,分类共享,纵向县、镇、村平台互联互通。加强了对网格员视频调度指挥、网格员适时反馈现场信息的“双向”互动,全面提升了网格信息化管理水平。
完善运行机制
确保网格化管理精准到位
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处理,将相关事项按类别上报至“智格工程”平台,再由专职网格员按职责分工将相关事项分流至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今年以来,共上报事件宗,已办结宗,总体处置率达90%,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二是推动行政执法力量下沉,探索“吹哨报到”新模式。坚持党建为引领,探索建立“群众有需求、网格立响应、社区一吹哨、部门齐报到”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引导部门(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城市治理,推动城市治理从单一向协同用力,从粗犷向精准转变。
作者:新丰县委政法委张云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