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两部新县志,主编都是同一人
要知高安史,必寻高安志。这是了解高安古今的重要途径。所以,笔者在媒体上屡屡发表的有关高安历史的文章,其所依据的就是高安方志。可以说,没有这些高安方志,高安的历史难以承继,高安的文化不免缺失。因此,“引水思源”,在了解高安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熟悉熟悉为高安历史史料的厘清,为高安历史脉络的延续做出重大贡献的“史志泰斗”——戴佳臻。
据有关资料记载,高安自为县以后,原本早自宋朝就有志书,如宋朝的《瑞阳志》、《(高安)旧图经》、《高安县记》、《高安县志》,元朝的《瑞阳志》、《瑞阳高安县志》,明朝的《高安县志》等,但可惜书卷全部散佚,只存书名在世。好在《高安县志》的古版原书仍可找到,只不过都是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同治版的,而且都分别深藏于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南昌新风楼等处。
一般来说,家谱编修大多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至于县志编修有何规矩笔者不甚了解,只知道高安县志自公元年(清同治十年)有过一次编修后,时隔年,到公元年(共和国39年)才出了高安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而这部新县志的主编人就是堪称“高安史志泰斗”的老前辈戴佳臻。
作为客居高安、本属修志外行的南下干部戴佳臻,从年受命担任新中国以来第一部《高安县志》的主编以后,他便情系高安,志在编史。人都说“人生难得几修志”,可他竟然两次主持编修高安志。历时七年胜利完成高安第一部《高安县志》后,年,他再度历时三年,主持编修出版了第二部高安历史巨著《高安市志》。此后年又主持编修了高安首部历史工具书《高安辞典》。
除此之外,戴佳臻还主持编修了《高安市*协志》、《高安市老龄志》,并受聘为江西省*协、江西省旅游局编修了《江西省*协志》和《江西省旅游志》,同时应邀为高安市八景镇、文化教育局等多家单位编修地方行业志作指导。在编著这些高安史志资料的同时,戴佳臻又陆续主持编撰了大量面向民众的普及性高安历史知识读本,如《高安便览》、《高安风物》、《重读高安》、《高安人民革命史》、《朱轼传》、《高安姓氏大观》等等。
戴佳臻先后担任过高安县*协副主席,高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年离职休养。离休二十多年来,他在不断编修高安各类史志典籍的同时,也自编出版了编志心得《叩门集——戴佳臻方志文选》、《回顾与思考——高安市志主编工作手记》,还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学习主持编著了《这人这事这理》、《乡土乡音乡情》等大作。又抽空参与由高安市委宣传部创办的“瑞州大讲堂”、“高安历史进校园”的讲学活动,从而让高安历史深入到了更多民众心中。
当然,这些方志资料的编辑仅靠他一人是不行的,他的身边是有着一些得力助手的,但可以说戴佳臻是高安地方史的开拓者。我由衷的认为,对于高安历史,要不是戴佳臻率领他的团队爬梳古籍,整理旧档,高安历史恐怕永远是东鳞西爪,难溯其源;要不是有戴佳臻领衔主编新《高安县志》,高安历史肯定会断代无续,头尾相缺;要不是戴佳臻的宣讲普及,笔耕不辍,高安历史更会深藏秘阁,少有人知。
尽管“史志泰斗”这个称谓是我个人敬奉给戴老的,或许不如由官方大众赋予他的更显价值。但在高安,无论是对高安历史情有独钟的人,还是对高安历史兴趣寡淡的人,只要认识戴佳臻的人,或通过我的介绍知道戴佳臻的人,我想都会对戴老表示真诚的佩服,都会承认戴老无愧于“高安史志泰斗”这个称誉。
本文系投稿。作者为谢华平老师。ping。。
如有转载请联系本平台授权并注明出处。投稿请发至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