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5日早上,小数B3组在李治友组长的带领下,7:50就到达了今年“送教下乡”的第一站:张新镇中心学校。中心校业务校长马宗亚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一进校园,浓厚的校园文化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趁老师们还未到齐之际,我们四处走走看看,尽可能多地采撷一点美好风光。
8:10,就开始了观课环节。今天共有三位教师作课:前两节由张新镇两位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第三节由我们团队老师上一节示范课。
第一位登台的是张新镇中心学校的余丽娜老师,
她讲的课题是:《认识角》。她通过一组图形的比较,巧妙地引出课题,又通过组织学生看角、摸角、指角、说角,在触觉、视觉和思维的碰撞中找到角的特征,初步认识了角;接着,她又带领学生学会了画角、标角、记角。利用“游戏通关”的方式,不断地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第二位作课的是张新镇中心学校的王静静老师,
她与余丽娜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新课伊始,她先通过游戏引入课题,再通过找身边的角(找、指、摸)谈谈感受,师生互动,学习画角、标角、记角,用“闯关游戏”步步深入。
第三节课,由送教团队小数B3组成员、恒信光彩小学的李芳春老师带领六年级的学生复习《与圆周有关的问题》。
李老师的课让人眼前一亮,她设计得真是别具匠心,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并归纳出:对于复杂问题,要发挥想象力,把问题回到本原;把复杂的问题,切割成一个个小问题去解决,再把解决后的小问题组合成大问题。李老师每次提出问题后,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并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还不断提醒孩子们:学习不是为了找出结果,而是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课结束之后,紧接着就进行议课环节。
首先由三位作课教师分别谈谈各人的设计理念,
中心校同时也安排了几位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评议分析;
然后,来自临泉县医药希望学校的田静老师,作为送教下乡的主评教师,他针对余丽娜和王静静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做了个人的独到发言和简短交流,并提了几个能引发数学思考的问题。
最后,由B3组领队李治友老师做出精彩的点评。李老师从五个方面(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教师基本功、优点与亮点、不足与建议)对三节课进行了剖析,他深入浅出,语言中肯,理论联系实际,不但肯定了三节课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各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张新镇中心学校业务校长马宗亚至始至终陪同,并观课议课最后做了简短的总结发言,并给本镇全体参训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期盼与展望。送教活动圆满成功,参训老师满载而归。
活动整理:田静
图片提供:李芳春
技术指导:李治友
1、葛琰(张新中心校教师):
听课学习很重要,但评课更重要。此次送教教下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专家对授课教师恰到好处、面面俱到的点评,更让我从中学到不少知识。评课者要对授课教师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是对授课教师的尊重。评课者不但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同时也应该对授课老师的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评课者通过发现问题,指出不足,总结推广经验,培养典型,示范带动,共同进步,其实质都是为了学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我们应该弃其糟粕,汲取精华,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便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更好更快成长。
2、徐翠翠(城南小学教师,B3组美女代驾):
5月25日,首先感谢李治友老师的关心和栽培,使我有幸能够听到县教研组织的小学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活动中的几节课,真的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领略了各位优秀教师的风采。现就今天的听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引人入胜的情景,让学生亲近数学
《认识角》是小学二年级的内容,这是一节同课异构课,分别由余丽媛老师和王静静老师讲授,开头设计比较新颖,老师首先用复习图形和游戏分别导入,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里含有的各种图形和这些图形中有没有共同点,从而自然的引出角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从自已的发现中对角有了初步的体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此,教学中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