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云髻山,新丰江之源,岭南避暑胜地,切莫登 [复制链接]

1#

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的云髻山,属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自然生态系统地区;她全身都是宝,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因其主峰山顶巨石像似少数民族阿婆盘在头上的发髻,所以被当地人称为阿婆髻。阿婆髻不仅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物产丰饶,还是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地区饮水之发源地,因而在“靠山吃山,靠山养山,靠山富山”的当地人心目中她就是一座神山。但她毕竟不是普通的山高谷深,几乎是珠江三角洲的最高峰。又因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林深叶茂,宛如仙境,因而被赋予诗一般名字—云髻山。

据说云髻山海拔为米,可是山顶平台的海拔实际上只有米,而巅崖爬不上去,测量不到数据。大自然的*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而云髻山就是其中杰出的作品之一。云髻山少见地集山、水、石、岩、林、草、泉为一体,巧妙组合出各幅美景,让游客拍案叫绝,流连忘返。

目前诸多景点尚未开发,如:天狗望月、亚婆髻背、云髻山顶。而开发出来的都是小景点,如:新丰江之源的“流云飞瀑”、龙岩、试身石缝等。路标也不清楚,看似一切还在开发之中。

对于当地人或是游过的资深驴友而言,他们清楚如何上下山;但除非有什么事,否则他们愿意上山吗?而工作在新丰县城的人,云髻山对于他们如雷贯耳,耳濡目染,自然也不担心路线。但是外地人,不熟悉的话,最好不要登顶!

云髻山顶上,新丰版“迎客松”

停车场就在景区登山口那里;登山口上去几米,就是一个公共厕所,厕所无异味,非常干净。这一切都非常给力!点赞!

云髻山,新丰江之源,韶关版*果树瀑布,广东版香格里拉,岭南避暑胜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登山口

登山口,左边是停车场,右边是小卖部。

新丰江之源,岭南避暑胜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迷你版*果树瀑布

登山小道,指示牌的造型挺可爱的

我从东莞驱车公里,当然是为了一睹云髻山顶之风采啊!可是仅凭网上少许资料,又是单独过来,根本不知道登山路线啊!我看了两步路和其它软件,都是驴友走出来的路,景区从来没有公布官方路线,而是在离“新丰江之源”不远的岔路钉着“山顶未开发,游客止步”及“告示,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禁止进入未开发区域”的牌,接着就是牌子写着“下山路线”了。

前面有好几个人跟我说,他们是一起的,为了登顶,昨天就在景区停车场附近露营了。他们就是想登云髻山顶看看,了却一桩心事。我们几人“抱团取暖”,分头反复几次寻找登山路线后,大家心灰意冷但也心知肚明地猜到,岔路口“禁止进入未开发区域”的路线,肯定是通往云髻山顶的路线。可是初来乍到,谁敢冒险呢?于是他们几人,照着指引路线,带着遗憾,乖乖地下山了。

看着他们远去,我心想他们太小心翼翼了,这也不行那也怕。可就是这样的想法和步入“禁区”,让我之后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现在依然悔不当初。当我听着一路溪谷沙沙的泉水声,蝉鸣鸟叫,感受大自然的梵音之美时,心情突然大好。但是步入“禁区”不久,我又迷路了,绕了很久才找到驴友留下的丝带。路都是驴友踩出来的,虽然有的地方不明显,但看起来也像是一条路。

一路上,经常看到塑料瓶和其它垃圾。虽然路上有丝带,我总是迷路,然后着急地寻找垃圾,只有找到有垃圾才能找到路呀。就这样,迷路,找路,反反复复……

不知道花费多少时间,才到了离山顶不远的竹林。有4位下山的少年给我让路,我问他们如何认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看绳子”。对于他们如此容易找到路,而我却这么难,我心理确实不好受,我太笨了。快到山顶时,路上的石块非常陡峭,爬起来很危险。

山顶上有3位少年,问了才知道下学期就读大二了。想起在网上看过图片和一个视频,显示有人能在山顶上踩着那最顶端的石头拍照,我止不靠前去探个究竟。但我发现,两边都是悬崖,石头光滑无处可攀,从这里根本上不去。那位男生也想爬上去看看,尝试多次也无法爬进缝里,就算能爬到缝里,也不能从缝翻身或是匍匐爬出石缝,更不可以爬到外面的石头,然后再爬到顶上。只要一不留神就会滑下来,周围都是悬崖,掉下来必是粉身碎骨。

除非在另一端有路可走,否则无人能登到最顶的石头。倘若另外一端无路可上,那么网上的照片和视频,云髻山顶的最巅石头上站立、回来行走、摆pose、跳跃等,都是骗人的,要么是PS,要么是特效。

本作者骆林喜,站在云髻山顶的平台上,拍照留念。手里举着的国旗,不知道是谁留在山顶平台上的。

因为时间关系,我来不及休息了,那就再走走吧!马上就要下山了。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了。

新丰云髻山,再见了!

走了大概50米,我又迷路了,我看到路上也有脚印,以为没事,能下山。但直到我走了大概有1.5公里,到了一个大坑之后,才发现前面是悬崖和茂密的灌木林,根本进不去,更别说有路。于是原路返回,可我到不了原路,感觉到处都一样,没有路,没有痕迹。

我开始惊慌,一慌就摔倒,幸好死死勾住一根树枝,要不然就会摔到几米深的石头坑。我跌跌撞撞,只想原路返回,但越走越迷失方向,导航和其它徒步软件,此时都失效了。更重要的是,我看手机只剩余19%的电量,如果再走手机没电,到时更麻烦了。于是我只能往有水声方向走,不管如何要找到溪谷。当我找到溪谷的时候,手机只有10%电,而时间到了下午1点10分,我下山已经过去了1个多小时。我不能再找路了,果断沿着溪谷走。

谈何容易,溪谷有深有浅,最深的石头估计有5米高。我听到水与石头急急又逆耳的撞击声,这时的泉水声一点也不好听。人从上面下去必死无疑,只能往两边走。而两边都是树木和荆刺,我手脚并用也只能一点点地移动,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到溪谷里。我见树就抓,有时候抓到的是枯树朽木,一下子就摔得远远的。还有几次,感觉到手握的是软软的活体,原来是一只既有青蛙头又有壁虎体的东西,吓得我屁滚尿流。可旁边依然是荆棘丛生,寸步难移。

有一次抓到的朽木,差点从上面摔倒大概有4米深的石头上,如果是那样,不死也爬不起来了。时间不多了,我知道只有这条路可走,不顾湿与否,看到溪谷浅,就直接在冰冻的乱石溪谷里走。有好几次摔倒,瞬间就被急水冲得差点把头给撞破,这种漂流的经验现在想起仍旧心有余悸。但如果是这样,还不至于绝望,有很多地方石头太大,根本无法通过,只能往旁边走。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电话呼救。这里水声那么大,灌木荆棘重重包围,而且一路上也没有见过几个人。景区里除了门口的保安和售票的,就没有其它人,谁能救你呢?只能靠自己,一路上头额上全是的蚊子的包围圈,我一停,蚊子拼命地叮咬,奇痒无比。已经绝望了,但我不能死;求生的欲望告诉我,在天黑以前,一定要走到“禁区”那条路。因为我清楚知道,“禁区”的路,就是溪谷流过的地方。走到那里,就等于走出溪谷,返回停车场。

于是我一刻也不敢停,怕天黑前万一走不出溪谷,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不知道摔了多少次,只觉得屁股非常疼痛,手臂极其酸,大腿时不时抽筋。幸亏这些年的锻炼,在体力还没有透支的情况下,我看到了熟悉的石头!对,前面的石头,我见过的,有路!就是路过“禁区”的那条路!终于看到了希望,我瘫痪在路上,任凭急急的溪水冲洗,我要休息一下!

本来在溪谷里迷路时,要拍些照片,但考虑到要把剩余的10%电源留到最后,万一发生什么事可以急救。所以一路关机不敢开机。现在开机一看,下午14:20,太棒了!我觉得自己创造了奇迹,用这么短的时间走出溪谷。本想等有人路过时,让他帮忙拍照片的,但许久无人,我只能自拍了,在我走出溪谷的地方自拍留念。这次爬山,上山迷路,下山迷路,虽无大伤,但我全身已经疼痛不已。如果不熟悉路线,切莫登顶,切莫登顶,切莫登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