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1118/4292602.html大家好,这里是女神精读书屋。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盛夏的余热还未散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紧接着款款而来。记得小时候我妈常看着窗外对我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而今天正是天气由热转凉的节点,也掀开了秋天诗意的序幕。
迎秋
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迎秋。
《殷虚书契后编》中记述道:“今秋我入商”,古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气。
在周代,天子做起在立秋之日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设坛迎秋,举行祭祀秋神的仪式。
在汉代,立秋当天百官必须换上皂领白衣,在西郊迎接第一阵秋风。仪式结束后换成绛色朝服,一直要穿到立冬。
到了宋代,北宋的东京满大街都是卖揪树叶子的,“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吃秋
从清朝开始,民间有一项“时髦”的风俗,立秋这天用悬秤来称体重,然后将此时的体重和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胖瘦。体重减轻叫“苦夏”,然后就得“补”,这就是贴秋膘的由来。
在老北京的四合院人家,立秋时多炖肉、烧鱼、炖鸡鸭,其肉多烹制成红烧肉、白切肉或自制酱肘子肉,可谓都是实打实的“硬菜”。
写秋
伤春悲秋,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秋天的启幕,开启了文人墨客的灵感。
飘飘而下的落叶,山壑间的鸟啼,秋夜中丝丝的寒意,*昏时候发红的天际......都为成为了他们笔下的素材。
唐代诗人李益在立秋当日揽镜自照,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自己已经两鬓斑白,感慨韶华不再,写道:“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常年漂泊在外、老病孤愁的杜甫在一次登高看到秋江景色之后坐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而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的柳永写下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些诗首首读来让人心醉,而我国的秋词更是流传下来了很多经典......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水仙子·夜雨》
元代: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就在大家沉浸在“秋悲”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唐代诗人刘禹锡却独辟蹊径,
《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他的眼中,秋天比春天还要生机勃勃、令人振奋。这首诗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作。
读诗,可以怡情。而叶嘉莹老师在书中说:读诗的好处,在于培养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
诗中往往蕴藏着一种强大的兴发感动的力量。读诗的人往往感受到诗人的这种情感,再触及到自己。
自从中国诗词大会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行列,而第二届冠*女孩武亦姝更是以的高分进入清华“新雅书院”。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套词集就包含了《李清照词传》《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纳兰容若词传》《李煜词传》《仓央嘉措词传》六套。
这套书大人读的同时可以教给孩子,丰富知识、应考的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古诗词可以无形间影响一个人的谈吐与气质,让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获益匪浅。
点击购买:
¥浪漫古典行全6册李清照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苏轼辛弃疾词传仓央嘉措诗传中国古代古典诗词名人词传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8购买
女神精读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