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经西安市人民政府建议,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请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后批复,自年4月1日起,西安枢纽北环线新筑车站正式更名为“西安国际港站”。
西安枢纽北环线新筑站
西安枢纽北环线新筑车站:位于陕西省西安国际港务区内,为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是中欧班列(西安)的始发站和回程班列目的地,主要办理整车、一站直达整零及集装箱等货物装卸业务。自年建站以来,从一个只有7条线路,只能办理列车会让、没有货场不能办理货运业务的四等小站,到如今拥有53条线路站场规模的一等站,新筑车站依托西安独特的地理区域优势,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一跃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站。
为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打造陆港型多式联运铁路物流枢纽,自年4月1日起,西安枢纽北环线新筑车站正式更名为“西安国际港站”。
新筑车站更名,标志着西安国际港务区全面融入全球铁路网络体系,对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全力提升西安国际港务区和中欧班列(西安)国内、国际知名度,打造全国最大内陆港,助力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集装箱公司等大型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中欧班列(西安)开行为抓手,以新筑车站功能为基础,联合西安市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快捷高效、服务一流的铁路物流枢纽,并成功获批全国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第二批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新筑车站已成为西安国际港务区功能平台的重要支撑。
自年11月28日陕西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从新筑车站始发的中欧班列(西安)国际线路达到15条,覆盖44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中欧班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位列全国前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列。年,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列,运送货物.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0%和60%,创历史新高。首创“舱单归并”申报模式,压缩企业进口申报时间和成本90%以上。截至年3月3日,中欧班列(西安)年开行数量达到列,同比增长47.03%。
为助力中欧班列(西安)开行,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铁路物流基地、集装箱中心站的装卸组织优势,以全国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新丰镇编组站为龙头,统筹安康东、宝鸡东货车编组站,发挥车流组织优势,优先办理班列货物的到发、装卸,集结优质车辆,全力保障中欧班列运输需求。同时,与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海关、中铁联集有限公司建立协调机制,不断优化进出口货物作业流程,压缩在站停留时间,全力构建通往全球的黄金通道,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西安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大格局贡献铁路力量。
新筑车站简要发展历程:
年9月新筑车站建站,车站共计7条线路,车站只办理行车组织作业。
年9月,新筑车站货场(南货场)项目,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开工建设。
年4月新筑车站南货场正式开通,增加9条货物线,共计16条线路。
年12月,新筑车站业务办理增加整车、一站直达整零及集装箱等货物装卸业务。
年,新筑车站开办“中欧班列”货物始发业务,同年11月,始发西安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首趟国际班列。
年12月,新筑车站到发线新增4条,共计20条线路。
年9月,新筑物流基地正式开通,新筑车站线路增加至53条。
中欧班列长安号
中欧班列长安号年全年共开行列,是上年的1.7倍,创历史新高;运送货物总重达.1万吨,是上年的1.6倍,其中欧洲方向约占全国市场总量的20%。同时,中欧班列长安号再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班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全年中欧班列质量评价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中欧班列长安号成为全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中欧班列长安号已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开通运行15条干线通道,覆盖了欧亚大陆全境。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通过“干支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西欧”集结体系,相继开行了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冀西欧、厦西欧、唐西欧、永西欧、渭西欧、贵西欧、芜西欧、安西欧、榆西欧等12条集结线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等主要货源地。
中欧班列长安号新拓展了西安至维也纳、维罗纳、伊斯坦布尔以及中东欧等班列线路,创新拓展的跨越里海、穿越土耳其马尔马拉海底隧道国际线路以及直达立陶宛维尔纽斯、斯洛伐克多瑙斯特雷达等线路,进一步提升了运行时效和辐射能力,班列目的地遍布欧亚大陆。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真正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丝路沿线国家特色产品进入中国的“丝路使者”。
同时,通过与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物流集团、中铁集装箱公司等大型央企深度合作,中欧班列长安号以海铁联运方式驶入全球港航体系,开行了中欧班列长安号公共班列,通过与日韩等国无缝对接,加速形成了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缩短了西安与世界的距离。
西安至欧洲往返的公共班列每天开行2去2回,回程班列开行列数逐年稳步上升,年达到列,是上年的1.7倍,其中重箱率始终保持%;首创“舱单归并”申报模式,压缩企业进口申报时间和成本90%以上。开通“德国快线”,并将班列全程运输时间压缩至10-12天;加强海关和铁路互联互通,将货物运抵信息反馈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形成了自身特色与竞争优势。
随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获批为国家示范工程,年,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集拼货运通道拓宽改造及集卡分拨场站项目、中欧班列“长安号”中转集拼场站项目、“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枢纽平台等项目有序推进,为中欧班列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
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强与青岛、宁波、连云港等沿海港口合作,吸引日韩产品利用中欧班列长安号开拓第三方国际市场,无缝对接全球航运体系。同时,组织开行比亚迪、兰精、陕汽、隆基、冠捷等本地货源专列,增强中欧班列长安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创新“物流+贸易+产业”发展模式。联合大型央企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示范区、临港金融贸易园,打造国际化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跨境电商集结中心。截止目前,已聚集外贸类企业余家、物流企业余家,年西安港进出口贸易额预计将达95亿元,较上年增长7.7倍。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企业已投产11家,正在落地15家,达成落户意向30家。成功引进年产值达亿元的康佳产业集群项目,积极构建港贸、港产、港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年这样打造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1、加密“+西欧”集结班列开行
在今年“+西欧”开行的基础上,继续主动服务周边城市,常态化扩大开行“+西欧”集结班列。
2、拓展中欧班列长安号创新发展
积极应对现在的新形势、新的产业格局和贸易方式,常态化加密开行“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服务于跨境电商通过中欧班列走出去、走进来,建设中欧班列跨境电商(西安)集结中心;
大力推进“班列+口岸”模式,推动关铁通等创新举措方便企业,实现服务优、效率高;
同时,还将加快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中欧班列长安号相关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进一步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3、推动“港口+产业”、“港口+贸易”突破发展
服务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构建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承接基地,通过创新,推动贸易企业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落地和快速发展壮大。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的同时,还要加快临港产业园的建设,加快启动西安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集散作业区建设,完善铁路综合物流中心功能。
陕西五举措建设高标准口岸
“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口岸工作将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目标,以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为突破口,聚焦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
1、高标准建设航空口岸
努力实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运吞吐量进入全国前5位、国际货运量进入全国前12位的目标;积极争取将延安南泥湾机场、榆林榆阳机场口岸开放工作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并实现两口岸正式对外开放。
2、高效能建设铁路口岸
全力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努力构建国内大型铁路口岸平台,力争到“十四五”末把陕西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货运物流新高地。
3、高水平建设电子口岸
全面建成《中国(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重点项目,实现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高质量、高水平的口岸政务服务、口岸物流服务、口岸数据服务和口岸特色服务。
4、全面推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
推进陕西重点综合保税区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带动其他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谋划和推动陕南、陕北地区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工作,在延安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安康铁路港、汉中航空智慧新城等区域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
5、加快申请设立一批指定口岸
将申请设立一批以生态环保为引领的种苗口岸、以动植物疾病防控为引领的疫苗口岸、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新材料口岸、以新型建筑为引领的装配式建筑材料口岸、以智慧制造为引领的特种装备及车床口岸、以新能源为引领的特种电力装备口岸、以应急产业为引领的应急装备口岸,进一步优化完善全省口岸布局和产业布局。
①重磅!国家发改委:支持西安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②一把手“首调”国际港务区,背后是西安港的“野心”
③最新!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出炉,打造4.0版东部新城!
来源:长安范儿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