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灯火辉映出点点星光,映衬着天上一樽溶溶的月光。月下的大唐,酒肆林立,孕育出一曲千杯不醉的酒文化。唐代的人说起喝酒,往往酒到杯干,十分豪爽。
中国的文人大都饮酒,而且豪饮,以诗人为甚,酒场上,才能诗成有神,饮醉后,每有华章佳句,为首的,要算一位酒中仙人——李白
李白爱喝酒是人尽皆知,毕生嗜酒如命,与酒结缘,以酒为伴,酒诗交融.得意时饮,失意时也饮.求仕时饮,隐居时也饮.有钱时饮,穷困时也饮.无酒不能食,无酒不能诗.他生于酒,也死于酒。
在李白多首诗中,光是提到喝酒的就约有首。
李白可以说是喝遍天下,从新丰美酒、兰陵美酒到西域美酒,从米酒、果酒到*酒,不分浓淡、不分清浊,统统来者不拒。
甚至于为了喝酒,让老婆一年到头守空房。
他自称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又对妻子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曾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当然能喝酒本身也不算什么本事,酒囊饭袋也都是海量.李白是每次酒醉之后,都有好诗,酊酩之中,才思泉涌,百杯下肚,灵感如喷,有多少千古绝唱,就这么产生了
李白喝一斗酒能写百首诗一斗算十升,二十瓶,也就是一瓶酒换来五首诗,这应该是很高的产量了
唐代的人说起喝酒,往往酒到杯干,十分豪爽。那么,唐朝人到底喝的是什么酒呢?为什么每个人喝起酒来都似乎酒量惊人呢?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蒸馏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唐代人喝的酒主要由粮食和水果发酵而成,这样的酒度数一般不超过二十度,相当于现在的鸡尾酒。
这样度数的酒当然不容易喝醉,就算真的喝上千杯,只怕也是想比比看谁是大胃王了。
据统计,李白现留于世的诗,有一千零五十首,其中谈到酒的,有一百七十首,占16%,恰恰和当时酒的度数差不多.在唐朝,蒸馏技术刚刚开始,酒的度数相当于现在的葡萄酒鸡尾酒之类的.所以对李白是,先有酒,后有诗,先是酒仙,后为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