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心谈,人生几许伤心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862222.html

大唐气象,舞榭歌台,金碧辉煌,光芒万丈。在光芒最灼目的时候,焰火灼身,烧得个一片灰迹。安史之乱后就是唐朝漫长的埋葬过程。

诗歌是时代的华盖,文学是时代的倒影。大唐诗坛“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李贺……大家数的出来,名家数不过来。

如果让人给这群唐朝的诗人排列出一个名次来,恐怕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李白是老大,杜甫是老二吧,因为“李杜诗篇万口传”。

其实不然,诗人的地位往往是后人议定的,而且时代不同了,时人对前人的评价又会大不相同,每个时期都一样。李白活着的时候虽然为人很狂,仰天大笑出门去,但也料想不到自己会是这群桀骜不驯之人的老大。就如曹操料不到死后能升皇位。

杜甫不知道自己以后能让人称圣。老杜命途多舛,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还是后人总括的。他整日发愁的问题大概是:何时收复失地,何时“致君尧舜上”,再不济也是“安得广厦千万间”,或者如何吃上饭,如何让家人活下去吧。据说杜甫小儿冻饿而死,因此才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

李白太狂傲,适合“梦游天姥”,与神仙为伴。杜甫太沉重,家国情怀深深压在他不堪重负的肩头,遇喜不免“涕泪满衣裳”,更何况种种苦难!李贺太可惜,天妒英才,与王勃相似。独有王维活着那个时代,算是比较舒服。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如何概括王维呢?一个“佛”字。但谁又能一出生就“成佛”呢?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王维“成佛”的过程就是整个唐朝不可逆转的由盛转衰过程。

那个意气风发,浓墨重彩的唐朝,连烈火烧制的“唐三彩”的釉都是泼上去的。少年王维写下的《少年行》组诗能表现其风貌。

少年行四首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读罢此诗,如果不知道,你会觉得这是李白写的。建功立业、征战疆场,创立不世之功,这一片赤子之心正式盛唐之人共有之梦想。少年王维何尝不想一试身手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虽然写实,但已经把自身胸襟写尽。

少年渐渐长大,磨损了棱角,官场原来险恶,官运一直不顺,何不归隐山林,与青山绿水为伴?

桃源行(节选)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恬淡,“无生”之说已深入其中。王维字“摩诘”,从这个与佛教密切相关的自号来看就已知道,王维向佛之心日重。

王维《叹白头》

天宝十四载,安史乱起,没能逃走的王维被叛*抓住,被迫接受伪职,这成为他生命中一个重大污点。叛乱平息后,虽然王维不久官复原职,并没有因此丧命,但也是再世为人了。

“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此时王维近乎哀怨。

从此之后王维进入了“心静如空”,“无我”的境界了。一切都归于沉寂,只待“寂灭”的到来。

最后,话说王维(-)和李白(-)是不折不扣的同时代人,怎么一个成了“佛”,一个成了“仙”呢?

还有这两位仁兄的诗集那么厚,竟然没有两人唱和的痕迹?在一个流行相互唱和赠答的时代,难道两人绝缘了吗?有知道的兄台赐教赐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