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在,你来月亮没变,酒更好 [复制链接]

1#

有人问,你能不想象,李白携了美酒,披一身月色,穿越千年来到身边?当然能!假如李白活着,不用想象,他一定会来。扬州,李白的唐代,有叫维扬,有叫广陵。当然,扬州名称更加响亮。“烟花三月下扬州”嘛。任侠仗义、仗剑天涯的李白,本质上是个诗人,因为诗传世。他与杜甫不同。杜甫在世,远没有收获到李白的盛名。为官作宰,所有读书人的愿望。儒家不是教,大儒皆文人。做官,一可以混个人模狗样,二可以施展抱负。

扬州月

李白未能免俗。他的一生,行走江湖,留下许多佳话,大多与酒有关;留下众多文采斐然的诗作,大多与酒有关。还记得刚刚工作时,得到一本朋友限期借阅的“唐诗一百首”,第一次读到《将进酒》。直接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倾倒。后来知道,五花马不是李白的,千金裘也不是李白的。它们都是请客的“丹丘生”。笑抽了。让别人请客都可以这样诗意和直接,我的邀请,宁不成行?《将进酒》,成了我记忆最深刻的一首诗,与李白、与诗、与酒紧紧相联在一起。李白多次来过扬州,从年轻到年老。可是,善写诗的李白,留给扬州人的诗作并不多。晚年躺倒在马鞍山大青山脚下时,他有没后悔过这点?应该后悔。如果老天给他机会,他肯定会再来扬州。有人说,他到扬州不是游历,而是钻营仕途。有什么不可以?他第一次到扬州,呆的时间不算长。短短时间便花掉“三十万金”。虽然他自己说:“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我却相信,“济之”的是小头,大多数被喝酒花掉,钻营用掉。

扬州美酒

透过李白的文字,能品出浓浓的“道”的味道,比“道”更浓郁的是“侠”气。散金三十万,便是侠的处事和态度。他“侠”的时候,有没有喝酒?喝了。“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这和平常喝高的人有区别吗?李白的好诗,离不开好酒。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活脱脱描摹出他酒后的行状。“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原来,诗酒不分家啊。李白时代的扬州,“市桥灯火连霄汉,水郭帆樯近半牛”、“夜市千灯照壁云,高楼红袖客纷纷”,那种豁达放纵的嬉戏,不要说诗人,就是普通人等,也会流连难离难舍。今天的扬州,酒之好孬,不能用“清酒”、“浊酒”形容。唐代“新丰美酒斗十千”的高价,用在今天,可以买到更加优质醇厚的美酒。仅有“高楼红袖”佐酒,未免单调。今人的娱乐,早已超越了红袖添香。电视、电脑、手机,一机在手,什么乐趣找不到?

扬州的花

何况,扬州的月亮,千多年没有变过。那么多描写扬州月亮的诗句里,我最喜欢的是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画面。那种水波荡漾,月亮冉冉升起的景,需要心境和心静,才能体会。酒热耳酣的人,断断不会喜欢。那是别人,李白则不然。李白笔下的月亮,不热烈,反而很“冷”。李白诗中,酒助兴添热。月反而衬托出无尽的孤独感。月下的李白的是安静的,是即使举杯痛饮,邀明月同乐,也不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冷寂的月伴着寂寞的诗*,冷到了骨子里。当年的扬州“扬一益二”,是“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的维扬。今天的扬州正走在发展、壮大、前进的征途中。如果我发出邀约,告诉李白,这里的酒叫做“琼浆玉液”,他来不来?当时的粉丝县令汪伦,用一封“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书信,便让李白欣然赴约。他一路从秋浦清溪河上游的石门高村居住地,越山越岭,经过险滩,渡过罗敷潭等,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地来到泾县桃花潭。

扬州的景

名不符实的实际,诗人没有生气,哈哈大笑之余,把酒言欢。临别一首《赠汪伦》,成就了千古友情。现在到扬州,高铁、飞机、高速路,任他选择。他当年的跋涉,已是笑谈。到了扬州,他会在润扬大桥上高歌,在扬泰机场狂饮,在长江运河边回想“故人西辞”,自己不得去的遗憾。那样的遗憾在今天,全部不成立。他会看着我这个小迷妹,欣然命笔,写下一首又一首美丽的诗行。其实,最喜欢他的《将敬酒》之外,第二喜欢的便是《侠客行》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样的李白,这样被我欣赏的李白,能不来吗?

扬州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