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这三个人都是唐朝诗坛大名鼎鼎的诗人,他们就像三颗耀眼的明星,在中国诗歌的夜空中熠熠闪光。王维的名气虽然比不上李杜,但是他的诗也是独具风格。
王维被称为“诗佛”,是因为他的诗很多写山水花鸟,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美不胜收。苏轼就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再者王维一生学佛,他的诗里也都充满禅意,远离人间烟火之气,充满着对名利的淡然,对没有烦恼的隐居生活的满足。
其实,这主要是王维后期再政治上被排挤、不如意,只好寄情于山水,寄情于佛理;游山玩水,吃斋念佛。他早年也是具有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所以早期的诗歌也充满了积极入世的心态。比如这首《少年行(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这是第一首。
这首诗写少年游侠的生活,诗人没写在江湖上行侠仗义、打抱不平、除暴安良的具体场景,而是写了少年游侠在高楼上纵情豪饮的场面。古代的游侠重义气,重承诺,而这种性格又和“酒”紧密相连,就像李白《侠客行》中写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如果把饮酒的细节写活了,写生动了,游侠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的前两句分别写“新丰美酒”和“三少年游侠”。新丰美酒在唐朝就像现在的茅台,是酒中珍品;“斗十千”出自曹植的《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李白《将进酒》也写到:“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不仅极言酒之珍美,而且还借前人的用语写出慷慨好客、纵情欢乐的盛况。美酒就是为少年游侠而设,没有“斗十千”的美酒也显不出来游侠们的豪纵风流。
酒和人密不可分,能豪饮美酒之人必不是一般人。后一句承接第一句点出少年游侠豪放不羁、视金钱如粪土之状。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那种顾盼神飞、旁若无人、风流倜傥的意气。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三句“相逢意气为君饮”把前两句连接在一起,“意气”包含的内容很多,轻生报国的壮烈情怀,仗义疏财的侠士气概,豪迈不羁的气质,使酒任性的作风。而这一切,对于侠客们来说,不用经过长期交往,只要片刻相逢,寥寥数语,就可以一见如故,彼此倾心。这就是“相逢意气”,路逢知己,酒逢好友,彼此都要为对方干上一杯。
这不过是平常人的萍水相逢,在王维笔下,被描绘的有声有色,多么富于戏剧性、动作性,如在眼前。
最生动的当属最后一句“系马高楼垂柳边”,既然开始饮酒了,就要继续写宴饮场面,然而作者只写到酒楼就戛然而止,含不尽之情于言外,用侧面描写比正面写觥筹交错、眼花耳热要有诗意的多,含蓄丰富得多。
诗人要写的是少年游侠的生活情调、精神面貌,而这不能靠描写宴饮场面而达到,这会削弱游侠形象的表现力,所以最后,荡开一笔,虚写由马、高楼、垂柳组成的画面。
马是侠士不可分离得忠诚伴侣。写马,正衬托少年的英武豪迈,高楼则正是在繁华街市上那所备有新丰美酒的华美酒楼了,高楼的旁边,垂柳与之相映成趣,它点缀了高楼,使它在热闹、喧嚣中显出雅致飘逸,不流于市井的庸俗粗鄙。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一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生活情调,突出了诗歌的主人翁。
王维笔下的少年游侠具有相当浓厚的浪漫气息和理想化色彩,这是一种盛唐气象,和王维其他的诗歌风格迥异,也说明王维多才多艺。
你喜欢王维吗?喜欢他的哪一首诗,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