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南多橘,秋末冬初时节,成熟的橘子挂满枝头。诗人李白在追寻“诗与远方”的时候游历江南,留下大量咏橘词歌。本文以橘右京为引子,兼带赏析了几首李白的任侠诗词,并就任侠文化对汉唐诗歌的影响进行了简明阐述。文中附有不少精美国画,居家过年,一起来赏诗赏画读国学吧。
江南多橘,秋末冬初时节,成熟的橘子挂满枝头。此时大地一片萧瑟,南来北往的旅人驻足望去,这抹淡黄的颜色在一片苍青中显得夺目耀眼,诗情画意瞬间涌上心头。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附图元沈孟坚牡丹蝴蝶图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公元年李白受贺知章推荐,得玄宗优遇任命为翰林院供奉。一年后43的诗人开始厌倦这种御用文人的生活,深感“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开始纵酒自昏,“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狂傲不羁、蔑视权贵,引足令高力士脱靴贵妃磨墨,宫人恨之,馋于玄宗,最后诗仙被赐金放还,开始过着诗与远方的生活。
约公元年中秋节后一个傍晚,诗人再游安徽宣城登上谢脁北楼,当时晴空万里,湖光山色倒映水中,极目望去这江城简直就像是在画里。杜甫的诗:“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是源出本诗。
“力士脱靴“的故事源出《唐国史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皇家舞团正准备歌舞助兴,唐玄宗诏令李龟年召李白进官”赏名花,对妃子,不可用旧日乐词“,当时李白在外面喝得烂醉,衣服也污了,抬进官时宿醉未醒。唐玄宗命人换衣,李白借着酒劲让权监高力士帮忙脱靴,杨贵妃磨墨,即兴挥毫写就这《清平调词三首》。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写和花与人交相辉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句更是脍炙人口。
南中荣橘柚。宁知鸿鴈飞
附图清陈枚山水图册谢脁楼位于安徽宣城市陵阳山颠,是一座历史名楼,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处标志。公元年时年30岁的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在原址建楼号“高斋“。其后历代在此增建、扩建,抗战时期被日机炸毁,年重建,原址遗存一高台建立谢脁公园。
稍稍枝早劲,涂涂露晚晞。南中荣橘柚,宁知鸿鴈飞。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闱。怅望一途阻,参差百虑依。春草秋更绿,鸽子未西归。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这首《酬王晋安德元诗》,谢脁作于年秋。当时齐武帝去世,宗室萧鸾抢先拥立荒唐太孙萧昭业,待这位好奇装异服斗鸡走马的仁兄表演一年后,萧鸾带兵闯入皇宫,这位被吓傻的皇帝第一反应既然是自杀,弄得一脖子血,面对自己的禁军侍卫一声不发。在两番废立操作后,公元年10月萧鸾自立,是为齐明帝。
附图清陈枚山水图册在这种政治气候变化无常时刻,秋去冬来,诗人受这凛冽的“稍稍“秋风和凄凉的”涂涂“早露感染,想到身处泉州的朋友那边橘柚正黄,但是看不到大雁南飞(因为雁止衡阳到不了泉州),也不会知道我们这里肃穆的秋景。而自己身处京都,在这敏感时刻,真是福祸难料啊。全诗感时伤事,写景抒情,欲说还休。
再择一首谢脁的诗欣赏。“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描写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大江伸向远方,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绸。谢脁的这首诗李白极为推崇,曾作诗”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附图纳都将进酒《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作于公元年,诗人送禅师,并末游览隐静寺,景致应是根据禅师的描述所写,更是许下“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他日再访的言语。
朗公指佛教高僧竺僧朗,深受南燕、北魏帝王的尊崇支持在泰山琨瑞谷建有朗公寺。杯渡法师为刘宋时代僧人,常以木杯放水中泛行渡海,故此称其为杯渡。相传他最后到香港屯门修道,他的门徒在他修道的岩前筑一茅屋作“杯渡庵”,后称青山古寺,即今天香港新界青山寺,门前有联“十里松山藏古寺,百重云水绕青山“。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附图清陈枚山水图册《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李白的这首五言古诗,风格明快,结句很禅意。
《望天门山》作于公元年,讲的是坐船顺流而下经安徽当涂长江段,边远望夹江而恃天门山的情景。诗作想像力极为丰富,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作江流与恃山。读起来朗朗上口,音律流畅上口。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
附图清陈枚山水图册《宫中行乐词》: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笛奏龙吟水,萧鸣凤下空。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这是诗人在唐玄宗身边时所作的组诗之三,诗作豪华绮艳,曼丽风神。
苑林中长着卢橘,宫廷中种着葡萄。在落日烟花之下,丝管齐鸣,春风骀荡。羌笛之声如龙吟出水,箫管之声如凤鸣下空。莫说君王多游乐之事,如今天下太平,天子正与万民同乐呢!
橘右京:停止吧,吾剑如风
附图纳都橘李剑意图唐代侠风炽盛,任侠文化成为继秦汉以来的又一高潮,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人民具有不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种时代风格也深深铸就了唐人任侠诗魂。
《侠客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本诗作于公元年,李白游于齐州,赞美侠客,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豪情壮志、胸怀气魄于表诗中表露无疑。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这首诗写得何其雄壮,其实是李白同学26岁时穷愁之极找他堂兄借钱时所作。
《与韩荆州书》: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李白可能因家世的问题,没法通过科举的正常途径考取功名,只好四处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这首就是年李白初见襄州刺史韩朝宗时写的一封自荐信。文章写得气势雄壮,历来广为传诵。然,并卵。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这个讲的是李白同学招摇过市,与一群市井无赖发生冲突,被围殴,幸好陆调赶来救场解急。好汉也打不过人多,看来剑术也不是超人组的。为了表示感谢,李白带了一船酒去看这个朋友。“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
附图侠客行《东海有勇妇》: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这是根据当时发生的一起妻子为夫复仇的事件所作,李白赞扬了嫉恶如仇的任侠情怀,又对那些为了虚名而不择手段的所谓的“任侠”行为,又予以强烈的谴责。
《临江王节士歌》: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吴云寒,燕鸿苦。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本诗约作于公元年,与杜甫高适等游山东,在鲁郡话别时所作。本诗气概豪迈、情怀激昂,高歌节士侠之精神,悲叹自己怀才不遇,但文中仍然表露出强烈的报国之心。
附图北宋燕肃关山积雪图游侠产生于春秋战国的大动荡时期,然其兴盛却在西汉。侠的文字,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有两派,其中一派曰任侠,是所谓仁也,游侠的行为方式中亦有很多来自墨家的影响,如:“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杀己以存天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这种赖力自强、重诺轻生、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准则为游侠所推崇。
道家思想中,“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同潮也侠客所接受,身在法令外,纵逸常禁。
而为游侠定名立传的是司马迁,“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这里的士,是指士大夫阶层,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侠其实是为士养并为士所服务的。至汉代士风中颇重侠义精神,并上升为人格精神和行为方式的重要组成部份,”聂政、荆柯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竟慕之.其后贯高、郭解辈,殉人刻己,然诺不欺,以立名节;驯至东汉,其风益盛。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魏晋至初唐,侠的价值观体现在对游侠身上展现出的成功与名节的追求上,以及从军边塞、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崇拜,具有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和昂扬向上的人格力量,。曹植的《白马篇》作为咏侠之作首开其端。
唐代中晚期以后,侠客成为割据力量争相夺取与利用的力量,文学作品在咏史、怀古中借对古游侠和侠义精神的歌咏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同时多附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附图纳都曹植白马篇击输入图片描《博陵王宫侠曲》西晋张华:
雄儿任气侠,声盖少年场。借友行报怨,杀人租市旁。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腰间叉素软,手持白头镶。腾超如激电,回旋如流光。奋击当手决,交尸自纵横。宁为疡鬼雄,义不入圈墙。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身没心不悲,勇气加四方。
《送郑少府人辽共赋侠客远从戎》骆宾王:
边烽警榆塞,侠客渡桑乾。柳叶开银摘,桃花照玉鞍。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从军行》杨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饮马长城窟行》王翰: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少年行》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膘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扰闻侠骨香。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等闲飞鞍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